如果,你发现自己正处于过度担心的状态,不妨看看自己的担心,是在关心孩子,还是在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。
你对孩子的保护,是为了保护他,还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,亦或只是为了避免孩子成长的麻烦事。
如果,你不确定自己的担心是否影响了孩子,不妨看看孩子的状态,问问孩子的感受。
当孩子不再承接父母焦虑的时候,其实也对他们发出了一种投射,就是孩子真的长大了。
父母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,我们的担心是否已经给孩子照成了困扰。
即使孩子真的是不懂,过分的保护(控制)又真的能够让孩子从中学会照顾自己吗?也许,我们过分保护的,过分担心的,不是孩子,而是自己曾被禁锢的心灵,而是一直未曾自由的玻璃心。
上一篇:戒网瘾的有效方式
下一篇: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同性恋?
基地招生对象:8-18周岁青春期存在孩子叛逆、厌学、早恋、离家出走、亲情冷漠等叛逆青少年,正规叛逆孩子管教基地,常年面向全国招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