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的危机——处在青春期的叛逆孩子我们应该怎么教育?
当然,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,也会有很多的苦恼,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,例如学业的压力、交友的问题、情绪的起伏,特别是随着体内性激素分泌的升高而增强的性驱动力,以及由于性主题泛滥的社会媒体刺激而出现的精神不安定、困难和障碍等。由这些问题转化而来的心理不健康症状被统称为“青春期危机症候群”。
“危机”(crisis)一词源自希腊语,原来的意思是“分离、区别、判断、决定”等,后来的含义为“重要的变化产生的转折点,面临选择或决断的歧路或境界点”。就如一个还未成熟的青涩苹果一样,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,是一个发展阶段终了,迈向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中间过渡期。此时,原有的心理机制无效化了,而新的心理适应机制尚未构建,这个过渡期是青少年精神不安定、心理情绪最容易出现危机的时期。
简单地概括一下:“青春期危机”的本质是青少年对“成熟的渴求”或“苏醒”,与现实生活中的“停滞”或“障碍”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应问题。
青春期的危机有时是“急风暴雨”式的,不安定的,危险的,但另一方面却具有新的飞跃,新的发展的可能性,犹如处于暂时的“休止”、“茧蛹”期,羽化和新生的阶段就快到来了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危机也是“转机”,是发展变化的转折点。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这样说过:“青春期的成熟危机,是成熟过程中必然相伴的产物,除非敢于面对,勇于正视以及去克服危机,否则一个人是难以自立的。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危机、克服危机,我们才会成熟……”
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就是一个最佳的代表作。影片通过一位寻找灵感的作家与主人公派·帕帖尔的谈话,用倒叙的手法,娓娓讲述了一个少年海上历险的奇幻故事。在太平洋上,16岁的少年派独自一人与一只老虎漂流,危机和险境接踵而至。
少年派孤独一人,在如镜如画的海面上,伴随他的只是青春的孤独背影,以及随时要吞噬他的一只成年孟加拉虎。这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心理隐喻,宛如一场梦境。派阅读了船上的求生手册,制订关于食物、水、救援以及作息的严格计划,并随时储存体力,以保持清醒的头脑,以及充沛的精力。
终于,危机变成了转机,船飘到了墨西哥海岸,孟加拉虎头也不回走进了森林,象征着少年身上的某种神秘的力量离去或消失。多年以后,派已经成年,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,但少年派的青春历险故事,可以有多种解读版本……老虎也许是少年派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,即心里原就有“猛虎”存在,这种“虎”是青春的力量,或者是对成熟的渴求,代表着自我的暴力攻击性。因此接受自己,改善自我的性格,远比接收一只老虎,改变一头猛虎困难得多。“漂流”的过程隐喻的也许就是青春期的发展历程,只有经历“漂流”,新的人生和生活才会从此开始。
当然对于青春期危机有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援助,以此来帮助一些少男少女更好地摆脱障碍,顺利通过危机,更健康地成长起来。
例如台湾电影《志气》中,在热心温柔的吴老师辅导下,一群正值青春期的拔河女孩展现出高昂的战斗意志,用力拉出了属于她们的一片天。根据美国“奇迹女孩”莉丝·莫里的自传《破晓》改编的一部现实影片《风雨哈佛路》,更加可信地描述少女莉丝凭借着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,在成人的帮助下,勇敢与命运抗争,最终步入哈佛学术殿堂的人生经历。
少年派和少女莉丝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,就是具备了坚韧的心理弹性,即指个体遭遇逆境或危机之后适应和发展良好,其特质包括坚韧、自强、乐观和希望等,也是个体与逆境抗争的过程。有了良好的心理弹性,青少年才能更好地渡过“青春期危机”
河北众德教育:15530067935(电话咨询)
下一篇:虚荣与自尊心,别再分不清了
基地招生对象:8-18周岁青春期存在孩子叛逆、厌学、早恋、离家出走、亲情冷漠等叛逆青少年,正规叛逆孩子管教基地,常年面向全国招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