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灯初上时,我们穿着迷彩服,捧着亲手制作的糖葫芦站在街头,灯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
也把那段关于尝试、关于勇气、关于烟火气的记忆,烙进了青春的底色里。
起初,我们揣着“自制糖葫芦一定大卖”的天真想法,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。
熬糖浆时,糖稀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,从淡黄色到琥珀色的变化,像一场甜蜜的魔术;
串水果时,草莓的红、提子的绿、橘子的橙在竹签上排成队,鲜活又可爱。
可真到了街头,握着那串亮晶晶的糖葫芦,心跳却比熬糖浆时还“咕嘟咕嘟”直响。
第一个顾客是位带着孩子的阿姨。“小朋友,要尝尝姐姐们做的糖葫芦吗?”
我们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孩子眼睛一亮,阿姨笑着点头,
那第一笔交易的清脆声响,像一颗糖砸进我们心里,甜滋滋的。
后来,有路过的爷爷奶奶好奇地问我们是不是在参加社会实践,
有同龄的学生凑过来问制作秘诀,还有司机师傅摇下车窗买了一串……原本有些胆怯的我们
,渐渐在一声声询问、一次次介绍里放开了手脚,把“自制糖葫芦,新鲜又健康”的吆喝声,融进了夜晚的风里。
迷彩服上沾着淡淡的糖霜,手里的纸箱从沉甸甸到渐渐变轻,我们站在路灯下,
看着往来的行人,忽然明白:这串糖葫芦,卖的是甜蜜,更是我们跳出舒适圈的勇气。
从厨房的手忙脚乱,到街头的从容介绍;从害怕被拒绝的忐忑,到收获认可的喜悦,
每一个瞬间都在告诉我们,成长从来不是只在书本里,也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头,
在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里。
晚风掠过,带着糖葫芦的甜香,我们相视一笑,知道这段关于糖葫芦的故事,
会和迷彩服上的迷彩一样,成为青春里独特的印记——热烈、鲜活,且充满力量。
上一篇:从“逆光”到追光,我与过去和解
基地招生对象:8-18周岁青春期存在孩子叛逆、厌学、早恋、离家出走、亲情冷漠等叛逆青少年,正规叛逆孩子管教基地,常年面向全国招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