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父母觉得,之前自己是孩子时,做得不好挨批评多正常。
甚至还能知耻而后勇,悔过自新,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而如今许多孩子,说不得,骂不得,说多一点就要死要活,拿死来威胁。
一样是挨批评,为什么有的孩子进步,有的孩子却想不通自杀?
其实有些批评,根本无法使孩子进步,反而一下子把孩子逼上绝路。
孩子犯错,父母批评的方式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。
就算他问题再多,性格再叛逆,正确地引导,足够翻转他的未来。
李玫瑾教授说过:“孩子的感受,许多情况下都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。”
应对孩子的问题,假如父母只知道训斥,不断打击,孩子压根不太可能想要亲近父母,向着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。
只有给孩子多多的爱,让他知道无论自己多糟糕,父母也一样视自己为珍宝。
他也可以在父母正确的教育中幡然醒悟,改变自我,造就自己。
养孩子,并不是驯服孩子,反而是种下一棵树。
教育,是根据引导,让孩子认同做事的共同目标,进而产生本质的推动力,积极主动地去做事。
现实生活中,太多父母错把教育当作训练,如同宠物训练师一样。
当孩子犯错时,只关心错的行为和不良影响,动则批评、责骂,甚至语言进攻。
压根看不见孩子身后的行为动机和内心要求,更算不上从孩子行为身后,反省自己是否做错什么。
真真正正的教育,是看到孩子内心需求。
就算他犯错误,也可以学会放下偏见和评判,接纳孩子原本的模样。
不正确的批评,起不了教育孩子的实际效果。
只有适度的、方式正确的批评,才对孩子有帮助。
想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题,并及时改正,家长们可以试一试“三分钟原则”:
1、一分钟倾听
好父母要学会倾听,尤其是孩子犯错时,蹲下先听孩子说,也许大家会看到一个和自己想象的,截然不同的世界。
2、一分钟鼓励
其实孩子犯错,挨批评后情绪十分消沉,这时父母的鼓励,能让他感受到爱和温馨。
给他充足的鼓励,便是让他知道,犯错误不可怕,只需改正就行。
但无论如何,他都是父母最爱的孩子。
一个沐浴在爱和接纳里的孩子,才可以像一颗种子,破土、发芽,健康成长。
3、一分钟批评
其实孩子成长中,犯错无可避免。
但父母的岗位职责,便是要不断测量他的道德观念,对他说什么能为,什么不能为。
好的批评,从来不以诋毁自尊心为前提条件,反而是让孩子真真正正吸取教训,避开问题,知道后面如何做。
上一篇:父母的爱太过也是错误的
下一篇:孩子叛逆期我们应该怎么教育?
基地招生对象:8-18周岁青春期存在孩子叛逆、厌学、早恋、离家出走、亲情冷漠等叛逆青少年,正规叛逆孩子管教基地,常年面向全国招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