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这个小小的演讲台,手里攥着的稿子其实有些发烫——这不是我第一次当众说话,但却是我第一次,想认真把心里的话讲给大家听。
曾经的我,把“沉默”当保护色,要么对着陌生人说不出完整的句子,要么总在情绪上头时用尖锐的话刺伤身边人。
我以为“口才”就是会说漂亮话,直到来到这里才明白,真正的“会说话”,是先学会倾听,再学会真诚。
记得第一次参加小组讨论,我埋着头不敢抬头,是老师蹲下来轻声说:“哪怕只说一句‘我同意’,也是在表达自己。
”后来,我们练过描述窗外的晚霞,练过给远方的家人写一段话,也练过为自己的错误向同学道歉。
每一次开口,都像在拆心里的一道墙——原来把“我害怕”说出来,不会被嘲笑;把“对不起”说出口,心里会那么轻松。
现在的我,依然算不上能言善辩,但我不再害怕表达。
我知道,口才不是天生的本领,而是像我们每天叠被子、练队列一样,是一次次练习、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勇气。
未来,我想把在这里学会的“真诚”,说给爸爸妈妈听,说给每一个愿意听我说话的人。
谢谢大家,听我讲完这段关于“开口”的故事。
上一篇:画笔绘心,色彩筑梦
基地招生对象:8-18周岁青春期存在孩子叛逆、厌学、早恋、离家出走、亲情冷漠等叛逆青少年,正规叛逆孩子管教基地,常年面向全国招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