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呼气时注意观察胸廓起伏,每次吹气持续1到2秒,间隔3到4秒再进行下一次——记住,你的每一次呼吸,都可能在为生命争取时间。”
特训教室的白板上,“呼吸骤停4分钟”几个红色大字格外刺眼。
教官举起模型,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心脏骤停后,每延迟1分钟抢救,
生存率就下降7%到10%。而人工呼吸,就是在专业救援到来前,为生命续力的第一道防线。”
学员们围在模拟人周围,眼神里有紧张,更有专注。有人捏着模型的鼻子,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;
有人俯身时下意识屏住呼吸,仿佛自己的气息真能透过空气,抵达另一个需要支撑的生命。
“仰头提颏要到位,气道不通畅,吹再多气也没用。”教官的声音穿梭在练习声中,时不时伸手纠正动作,
“不是用力越大越好,过度通气会损伤肺部——救人,既要有力,更要懂分寸。”
角落里,刚练完一轮的学员小李抹了把汗。十分钟前,他还在为“口对口”的距离犯怵,
此刻却能流畅完成开放气道、吹气、观察的整套流程。“以前觉得这是医生的事,”
他望着模型胸口起伏的弧度,语气里多了份郑重,“现在才明白,万一哪天遇到有人倒下,
我敢不敢上前,能不能做对,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别。”
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,像在为这场“生命竞速”倒计时。
学员们轮流上前,在模型身上重复着看似简单的动作:
清理口腔异物、保持气道开放、捏住鼻翼、平稳吹气……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打磨,直到形成条件反射
。有人练到脸颊发酸,有人为了找准角度蹲得腿脚发麻,却没人停下——
因为大家都清楚,这里的每一次练习,都是在为真实世界里的“意外”积攒底气。
“记住,人工呼吸不只是技术,更是一种责任。”课程尾声,教官的话掷地有声,
“当你站在一个失去呼吸的人面前,你的犹豫可能让生命流逝,你的正确操作却能点亮希望。
这堂课教会你们的,是在死神抬手时,敢伸手拉住生命的勇气。”
夕阳透过窗户,在模拟人脸上投下柔和的光。学员们收拾好教具,
脚步比来时更显坚定——他们知道,从走出这个教室开始,自己手中就多了一份能与死神赛跑的力量。
而这份力量,终将在某个不期而遇的瞬间,成为另一个人生命里最亮的光
上一篇:《国旗飘扬时,特训少年的家国心》
下一篇:太极拳,重塑身心的密钥
基地招生对象:8-18周岁青春期存在孩子叛逆、厌学、早恋、离家出走、亲情冷漠等叛逆青少年,正规叛逆孩子管教基地,常年面向全国招生